联系人:马经理
联系电话:13661485958
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场中路629号
核心角色: BDMA 是一种重要的叔胺,是合成 苄基季铵盐 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关键中间体。这类季铵盐最著名的代表就是 苯扎氯铵 (BAC) 和 苯扎溴铵 (BAB),它们是应用极其广泛的强力杀菌消毒剂。
BDMA 合成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杀菌剂)的核心反应是 季铵化反应 (Quaternization)。BDMA 作为亲核试剂(叔胺)进攻卤代烃(通常是长链烷基卤),形成季铵盐。
反应方程式:
C6H5CH2N(CH3)2 (BDMA) + R-Cl (长链烷基氯, 如 C12H25Cl) → [C6H5CH2N(CH3)2R]+ Cl- (苯扎氯铵, R=C12H25 时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类似的,如果用长链烷基溴 (R-Br) 反应,得到的就是苯扎溴铵 ([C6H5CH2N(CH3)2R]+ Br-)。
具体工艺流程 (工业级):
原料准备:
BDMA: 要求一定的纯度(通常 >98%),水分含量低。
长链烷基卤化物: 最常用的是 氯化十二烷基 (C12) 或 氯化十四烷基 (C14),有时也用 C16 或 C18 的混合物(如从椰油或棕榈油衍生的烷基卤)。烷基链长度 (C12-C14) 对杀菌活性和表面活性至关重要。纯度要求高,尽量减少副产物(如醇、烯烃)。
溶剂 (可选): 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均匀性,有时会加入溶剂,如异丙醇、乙醇或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反应介质,尤其是生产水溶液产品时。
催化剂 (通常不需要): 季铵化反应一般不需要催化剂,BDMA 本身具有足够的亲核性。
反应阶段 (季铵化):
将计量的 BDMA 和 长链烷基卤化物 (如 C12-C14 烷基氯) 加入反应釜中。
加入 水 或 水/醇混合溶剂 作为反应介质。水的量通常要保证最终产物能形成澄清或可溶的溶液。如果生产固体产品,后期需要移除溶剂。
在 温和加热 (通常 60-90°C) 和 搅拌 下进行反应。温度控制很重要,温度过低反应慢,过高可能导致副反应(如叔胺的氧化、烷基卤的水解)。
反应是放热的,但通常可控。
反应时间: 需要数小时(如 4-10 小时)以确保反应完全。可通过监测反应物减少或产物增加(如滴定法、HPLC)来判断终点。BDMA 和长链烷基卤化物消耗完毕即认为反应完成。
后处理与精制:
冷却: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或更低。
中和 (如果需要): 反应中可能产生微量卤化氢(来自烷基卤的微量水解),可用少量碱(如 NaOH 溶液)调节 pH 至中性或微碱性 (pH 7-8)。
去除杂质/未反应物:
水洗/萃取: 如果使用有机溶剂且需要移除,或存在油溶性杂质(如未反应的长链烷烃、烯烃),可能需要进行水洗或萃取分离。
活性炭处理: 加入活性炭脱色,去除有色杂质和微量有机杂质,提高产品外观和稳定性。
过滤: 过滤掉活性炭和其他不溶物。
浓缩/干燥 (可选): 如果生产固体或高浓度产品:
蒸发/蒸馏: 在减压下蒸发掉部分或全部溶剂(水/醇)。
喷雾干燥: 制备粉末状产品。
重结晶: 用合适溶剂(如乙醇/丙酮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得到高纯度固体。
成品配制:
水溶液: 最常见的商品形式。将精制后的季铵盐溶液调整到所需的活性物浓度(如 50%, 80%)。加入稳定剂(如亚硝酸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体系防止 pH 下降)、螯合剂(如 EDTA 络合金属离子防止催化分解)、有时加入少量醇(如异丙醇)改善低温稳定性或溶解性。
固体粉末: 主要用于特定工业应用或需要长距离运输的情况。
由 BDMA 合成的季铵盐(主要是苯扎氯铵 BAC 和苯扎溴铵 BAB)凭借其 阳离子表面活性 和 强效杀菌消毒 特性,在众多领域广泛应用:
医疗卫生消毒 (核心应用):
皮肤与粘膜消毒剂: 手术前皮肤消毒、伤口冲洗消毒、粘膜消毒(需较低浓度)。常用浓度为 0.01% - 0.1%。
医疗器械消毒: 用于非关键和部分中危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通常与醇类复配,或用于低温消毒液)。浓度较高(0.1% - 0.5% 或更高)。
医院环境表面消毒: 擦拭或喷洒消毒台面、门把手、地板等。常用浓度 0.1% - 0.5%。
手消毒剂: 常与醇类(乙醇、异丙醇)复配,利用醇的快速杀菌和季铵盐的持久残留活性。
食品加工与餐饮业:
设备、器具、管道、容器消毒: 用于 CIP (在线清洗) 系统或浸泡消毒。
环境表面消毒: 操作台、地面、墙壁的消毒。
手部消毒: 食品从业人员手部清洁消毒。
法规: 需符合食品接触材料法规要求,使用后需彻底冲洗。
水处理: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 作为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控制微生物滋生、粘泥形成。
游泳池水辅助消毒: 有时作为氯/溴消毒剂的辅助剂,提供残留抑菌作用。
反渗透膜杀菌保护: 用于控制反渗透膜表面的生物污染(需注意膜兼容性)。
家用及公共场所清洁消毒:
硬表面清洁消毒剂: 厨房台面、浴室、马桶、地板清洁消毒湿巾/喷雾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织物消毒剂: 添加到洗衣液中提供消毒功能。
工业领域:
油田: 杀菌剂,控制注水系统和油井中的硫酸盐还原菌等。
造纸: 控制纸浆和造纸系统中的微生物。
涂料、乳液: 罐内防腐剂。
纺织: 柔软剂(某些季铵盐)、杀菌防霉处理。
农业:
温室、苗床、工具消毒。
种子处理。
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杀菌效力主要源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
吸附: 带正电荷的季铵离子([R-N-R1R2R3]+)通过静电引力强烈吸附到带负电荷的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上。
渗透: 其疏水性的长链烷基(R)插入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
破坏膜结构: 这种作用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了膜的通透性。
内容物泄漏: 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如钾离子、酶、核酸、ATP等)泄漏到细胞外。
酶失活: 季铵盐分子进入细胞后,能使关键的酶(如脱氢酶、氧化酶等)变性失活。
细胞死亡: 上述综合作用导致细胞代谢紊乱,最终使细菌死亡。
广谱高效: 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多种真菌、部分病毒(包膜病毒)和藻类有良好杀灭效果。
表面活性: 具有润湿、渗透、乳化、分散等能力,有助于活性成分接触和作用于微生物。
低毒性与刺激性 (相对): 在推荐浓度下,对人畜的急性毒性较低,皮肤刺激性通常比强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温和(但仍需注意浓度和个人敏感性)。
稳定性好: 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常温下不易分解,储存期长(尤其水溶液)。
无色无味: 使用后基本无残留气味和颜色,不影响被处理物的外观。
残留活性: 能在处理过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提供持续的抑菌效果。
配伍性好: 能与多种其他消毒成分(如醇类、双胍类)、清洁剂、稳定剂等复配使用。
对非包膜病毒效果差: 如诺如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甲肝病毒等效果有限或无效。
对分枝杆菌效果较弱: 如结核分枝杆菌。
对芽孢无效: 不能杀灭细菌芽孢。
有机物干扰: 血液、体液、脓液、粪便等有机物存在时会显著降低其杀菌效果,使用前需清洁表面。
硬水影响: 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会与其形成不溶性沉淀,降低有效浓度和活性。
阴离子干扰: 肥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会与其发生沉淀反应而失效。
材料兼容性: 高浓度或长期接触可能腐蚀某些金属(如铝)、使橡胶或塑料老化。
环境残留: 大量使用可能对环境微生物产生影响,需关注其生物降解性和生态毒性。
N,N-二甲基苄胺 (BDMA) 通过季铵化反应与长链烷基卤化物(主要是 C12-C14 烷基氯/溴)反应,高效合成出以苯扎氯铵 (BAC) 和苯扎溴铵 (BAB) 为代表的苄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这些化合物凭借其阳离子特性、表面活性以及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能力,成为广谱高效的强力杀菌消毒剂。其应用遍及医疗卫生、食品加工、水处理、工业防腐、家用及公共场所清洁消毒等多个关键领域。BDMA 作为关键的叔胺原料,其质量和反应效率直接决定了最终季铵盐杀菌剂的性能和产量。理解其合成流程和应用特点对于生产和使用这类重要的消毒产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