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马经理
联系电话:13661485958
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场中路629号
这是目前最主流、最环保、应用最广泛的生产工艺,尤其适合以棕榈油、椰子油等可再生油脂为原料。
原料准备:
油脂路线: 使用棕榈硬脂、牛羊油等高熔点油脂,或分馏得到的C16-C18脂肪酸馏分(如棕榈酸、硬脂酸)。首先将油脂进行水解,生成对应的脂肪酸(主要是C16和C18脂肪酸)和甘油。甘油是重要的副产品,需要回收。
脂肪酸路线: 直接使用精制的棕榈酸、硬脂酸或其混合物(通常称为C18酸或硬脂酸,实际是C16和C18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省去了水解步骤。
酯化:
为了提高加氢效率、减少催化剂中毒和腐蚀,通常将脂肪酸先转化为脂肪酸甲酯(FAME)。
脂肪酸与甲醇在酸性催化剂(如硫酸)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和水。
反应式:R-COOH + CH3OH → R-COOCH3 + H2O
(R 代表C15H31或C17H35烷基链)
产物需要分离、水洗、干燥以去除催化剂、甲醇和水,得到精制的脂肪酸甲酯。
高压催化加氢:
这是核心步骤。
将精制的脂肪酸甲酯与过量的氢气混合。
在高温(250-300°C)、高压(20-30 MPa,即200-300 bar)下,通过装有固体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
催化剂: 常用的是铜铬催化剂(CuO-Cr2O3,也称为Adkins催化剂或亚铬酸铜催化剂),因其加氢选择性好,能将酯基还原成醇而不会过度加氢裂解碳链。也使用铜锌催化剂(CuO-ZnO)或其他改良型铜基催化剂。催化剂需要活化(还原)后才具有活性。
反应式: R-COOCH3 + 2H2 → R-CH2OH + CH3OH
反应将脂肪酸甲酯的羰基(-COO-)还原为羟甲基(-CH2OH),生成相应的脂肪醇(十八醇、十六醇等)并释放出甲醇。
反应是强放热反应,需要精确控制温度防止副反应和催化剂失活。
产品分离与纯化:
减压闪蒸/蒸发: 反应产物(脂肪醇、未反应的氢气、甲醇、少量水、重组分等)离开反应器后,首先经过减压闪蒸或蒸发系统,分离出大部分过量的氢气。氢气经净化(脱除轻烃、甲醇等)后循环使用。
甲醇回收: 剩余物料进入甲醇回收塔(通常是蒸馏塔),将甲醇分离出来。甲醇经精馏提纯后循环用于酯化工段。
脂肪醇精馏: 脱除甲醇后的粗脂肪醇(主要成分是C16醇和C18醇)进入一系列真空精馏塔。
首先脱除轻组分(主要是水、残留甲醇、低碳醇如C12、C14醇等)。
然后分离得到目标产品十八醇(硬脂醇)。通常需要切割出不同碳链长度和熔点的产品,如纯十八醇(C18为主)、十六十八混合醇(C16/C18混合物)、纯十六醇等。
塔底重组分(主要是甘油酯、二聚体、色素等)作为残渣排出。
精制: 精馏得到的十八醇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精制,如加氢精制(在较温和条件下,使用镍基等催化剂去除微量不饱和物、醛、酮等杂质,改善色泽和气味)或吸附处理(如活性炭脱色、脱味)。
产品成型与包装:
精制后的熔融态十八醇通过冷却结晶、造粒(片状、珠状、块状等)或铸锭成型。
包装后入库。
脂肪酸直接高压催化加氢法:
原理:脂肪酸(R-COOH)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常用锌铬催化剂或改性铜铬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加氢还原生成脂肪醇(R-CH2OH)和水。
反应式:R-COOH + 2H2 → R-CH2OH + H2O
优点:省去了酯化工段。
缺点:
反应条件更苛刻(温度更高、压力更大)。
催化剂易被羧酸腐蚀和中毒,寿命较短。
水是产物之一,高温下水的存在加剧设备腐蚀,并可能促进逆反应(醇脱水成烯烃)和酯化副反应(酸和醇生成酯)。
加氢选择性相对酯加氢法稍差,副产物较多。
目前应用较少,主要被酯加氢法取代。
齐格勒合成法(烷基铝氧化水解法):
原理:以乙烯为原料,在三乙基铝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链增长反应,得到长链烷基铝化合物,然后经空气氧化生成烷氧基铝,再经水解得到直链偶碳数的高级脂肪醇(包括十八醇)。
优点:产品纯度高,主要为直链偶碳伯醇,分子量分布窄。
缺点:
工艺流程复杂,涉及易燃易爆的烷基铝化合物,操作危险。
投资大,成本高。
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原料的C12-C14醇(如十二醇/月桂醇、十四醇/肉豆蔻醇),生产C18醇在经济性上竞争力不强。
目前不是十八醇的主要生产方法。
石蜡氧化法(已基本淘汰):
原理:将正构烷烃(石蜡)在催化剂(如硼酸)存在下用空气氧化,生成复杂的混合物(包括醇、酮、酸、酯等),再经分离纯化得到脂肪醇。
缺点: 产物组成复杂,分离困难,产品质量(色泽、气味、纯度)较差,成本高,环境污染大。
此法已基本被淘汰。
天然油脂 (棕榈硬脂等) | V 水解 (H2O) ----> 副产品 甘油 (回收精制) | V 脂肪酸 (C16/C18) + 甲醇 (CH3OH) ----> 酯化反应 (催化剂) ----> 副产水 | V 脂肪酸甲酯 (FAME) ----> 精制 (水洗/干燥/蒸馏) | V 高压加氢反应器 (H2, 高温, 高压, Cu基催化剂) | V 反应产物 (脂肪醇 + CH3OH + 过量H2 + H2O + ...) | V 闪蒸/蒸发 ----> 回收循环 H2 (净化) | V 甲醇回收塔 ----> 回收循环 CH3OH (精馏) | V 粗脂肪醇 (C16/C18醇混合物) | V 真空精馏系统 | |----> 轻组分 (水, 低碳醇等) | |----> 主产品: 十八醇 (硬脂醇) / 十六醇 / 混合醇 | V 加氢精制 / 吸附精制 (改善质量) | V 熔融态十八醇 | V 成型 (造粒/片状/块状) | V 包装 | V 成品十八醇
原料质量: 油脂或脂肪酸的碘值、酸值、水分、色泽等直接影响后续反应和产品品质。
酯化反应: 转化率、甲醇用量、催化剂活性及去除。
加氢反应: 温度、压力、氢气纯度与流量、催化剂活性与选择性、空速(物料通过催化剂的速度)。严格控制防止过度加氢(裂解)或加氢不足。
精馏: 真空度、温度分布、回流比。精确切割碳链长度,分离杂质,保证产品熔点和纯度。
精制: 加氢精制的温度、压力、催化剂;吸附剂的效率。
外观(色泽、形态)
酸值
羟值
碘值
皂化值
熔点/凝固点
水分
灰分
碳链分布(C16, C18含量)
气味
高压氢气操作有爆炸风险,需严格的安全措施(防爆设计、泄漏检测、安全泄放)。
高温高压反应器和管道需符合压力容器规范。
甲醇易燃易爆有毒,需做好防护和通风。
废催化剂(含铬、铜等重金属)属于危险废物,需合规处置。
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含甘油、甲醇、脂肪酸/酯、碱等)、废气(含轻烃、氢气尾气)需有效处理达标排放。
油脂原料的可持续性(如棕榈油的RSPO认证)日益受到关注。
总而言之,以天然油脂(特别是棕榈油)衍生的脂肪酸甲酯为原料,经高压催化加氢,再通过多级真空精馏分离提纯,是目前生产高品质十八醇(硬脂醇)最先进、最主流、最经济的工艺路线。
胺心匠造·全球智链——携手顶尖伙伴,定义表活新标准(上海益沣达化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