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特性与作用机理
-
化学本质:氢化牛脂基伯胺是主要由十八胺(硬脂胺) 和十六胺(棕榈胺) 组成的混合物,来源于牛脂的氢化。它是一种长碳链的伯胺。
-
作用形式:在实际浮选过程中,胺类捕收剂通常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使用。它们需要先与酸(如盐酸或醋酸)反应生成胺盐,从而溶于水。胺盐在水中电离,产生带正电荷的阳离子(RNH₃⁺)。
-
捕收机理:其捕收作用主要依靠静电吸附。
-
在浮选体系中,许多硅酸盐矿物(如石英、绿柱石、锂辉石、长石等)在一定的pH值下,其表面会带负电荷。
-
带正电的胺类阳离子会通过强烈的静电引力,吸附在这些带负电的矿物表面。
-
胺分子的另一端是长长的碳氢链,具有疏水性(憎水性)。当矿物表面被大量的胺分子覆盖后,就由亲水变为疏水。
-
在浮选机的充气搅拌过程中,这些疏水的矿物颗粒就能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至矿浆表面,形成泡沫层,从而被刮出作为精矿。而其他表面不带负电或不易被胺吸附的矿物则留在矿浆中,作为尾矿排出。
二、 具体应用的矿物类型
氢化牛脂基伯胺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关键矿物的浮选分离:
1. 石英(SiO₂)及其硅砂浮选
这是最经典的应用。在玻璃工业、陶瓷工业和高纯硅砂生产中,需要去除石英砂中的含铁杂质(如铁矿物、长石、云母等)。通过使用胺类捕收剂,可以反浮选石英砂中的这些硅酸盐脉石矿物,使高品位的石英留在槽底作为精矿。
2. 长石(KAlSi₃O₈ - NaAlSi₃O₈)与石英的分离
在长石精矿生产中,需要将长石从石英中分离出来。通过调节矿浆pH值(通常在酸性条件下),并使用胺类捕收剂,可以优先浮选出长石,而石英则被抑制在槽内。
3. 云母的浮选
云母片状结构使其表面易于带负电,因此非常容易被胺类捕收剂捕收。胺类捕收剂是从伟晶岩或砂矿中回收云母的高效药剂。
4. 氧化铁矿的反浮选
在铁矿石选矿中,为了提高铁品位,需要去除石英等硅质脉石。一种重要的工艺是“阳离子反浮选”:
5. 稀有金属矿物的浮选
-
绿柱石(Be₃Al₂Si₆O₁₈):胺类是浮选绿柱石的主要捕收剂,能使其与长石、石英等分离。
-
锂辉石(LiAlSi₂O₆):在锂云母、长石等共生矿物中,胺类捕收剂常用于浮选锂辉石。
-
锆英石(ZrSiO₄):在某些砂矿中,也可用胺类捕收剂进行浮选。
6. 可溶性钾盐的浮选
三、 应用工艺要点与优缺点
优点:
缺点与注意事项:
-
对矿泥敏感:矿浆中的细泥(-10微米)会大量消耗胺类捕收剂,导致用量增加、选择性下降。因此,浮选前通常需要进行脱泥作业。
-
泡沫特性:胺类捕收剂产生的泡沫通常发粘、性脆,流动性差,给泡沫的输送和刮取带来困难。有时需要添加消泡剂或起泡剂来改善泡沫性质。
-
pH值依赖性:浮选效果强烈依赖于矿浆的pH值,需要精确控制。例如,浮选石英时,最佳pH范围通常在2-4(使用盐酸或硫酸调节)。
-
温度影响:在低温下,长碳链的胺溶解度下降,可能影响药效,有时需要对矿浆或药剂进行加温。
四、 与其他药剂的配合使用
在实际浮选流程中,胺类捕收剂常与其他药剂配合使用以优化效果:
-
抑制剂:用于抑制不希望浮起的矿物。例如,淀粉用于抑制铁矿物,氟硅酸钠用于在长石-石英分离中抑制石英。
-
pH调整剂:盐酸、硫酸用于创造酸性环境;氢氧化钠用于创造碱性环境(在某些特定分离中)。
-
起泡剂:如MIBC(甲基异丁基甲醇),用于改善胺产生的泡沫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总结
氢化牛脂基伯胺(硬脂胺/86D)是矿物浮选领域,特别是硅酸盐矿物和钾盐浮选中不可或缺的阳离子捕收剂。其核心价值在于能通过简单的静电吸附原理,高效地将石英、长石、云母等脉石矿物从有价值的精矿中分离出去,或直接将其作为产品回收。尽管存在对矿泥敏感、泡沫难处理等挑战,但通过成熟的工艺控制,它依然是许多重要选矿流程中的关键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