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成纤维纺丝油剂的核心组分
这是C02最经典和重要的应用。在涤纶、锦纶、丙纶等疏水性合成纤维的制造过程中,从喷丝板出来的纤维必须立即上油,这个“油”就是纺丝油剂。
-
作用:
-
润滑剂: C02的疏水长链能吸附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有效的润滑膜。这能显著减少纤维与导丝器、金属部件之间的摩擦,防止因摩擦产生的毛丝和断头,保证高速纺丝的顺利进行。
-
抗静电剂: 合成纤维是极好的绝缘体,在高速运动摩擦中会产生大量静电,导致纤维分散、缠绕、吸附灰尘。C02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能及时泄漏电荷,消除静电危害。
-
集束剂: 它能使单丝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有良好抱合性的丝束,便于后续加工。
2. 高效抗静电剂
除了在纺丝油剂中内加,C02也可以作为后道工序中的外用抗静电剂。
3. 染整助剂
C02在染色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尤其是在处理疏水性纤维时。
-
匀染剂(主要用于锦纶染色):
-
固色剂(辅助作用):
-
渗透剂和润湿剂:
4. 柔软剂组分
虽然C02本身不象专用于柔软剂的季铵盐那样能提供极度柔软的手感,但它经常作为柔软剂配方中的一个组分。
-
作用:
-
协同效应: 与主柔软剂复配,可以改善整理液的乳化稳定性和对纤维的吸附性。
-
提供平滑感: 它能赋予织物一种清爽的平滑感,而非油腻感。
-
抗静电补充: 在为合成纤维设计柔软整理时,它同时提供了额外的抗静电功能,实现“柔软+抗静电”的双重效果。
作用机理总结
C02在纺织工业中能发挥如此多作用,根源在于其分子结构:
-
吸附性: 疏水的椰油基链通过范德华力牢固地吸附在疏水性的合成纤维表面。而亲水的乙氧基链则朝向外界。
-
阳离子性: 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其氨基可质子化带正电,能通过静电引力吸附在带负电的纤维表面(如棉纤维在大多数情况下带负电)或与带负电的物质(如染料、灰尘)相互作用。
-
界面特性: 作为表面活性剂,它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提供润湿、乳化和分散功能。
应用优势
-
多功能合一: 一个产品同时解决润滑、抗静电、匀染等多个问题。
-
与纤维亲和力强: 特别是对合成纤维,吸附牢固,效果持久。
-
复配性好: 易于与其他非离子、阳离子型助剂复配使用。
总而言之,椰油胺聚氧乙烯(2)醚/C02是纺织工业,尤其是合成纤维加工领域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多面手”助剂,从纤维的“诞生”(纺丝)到其“成衣”的多个环节都发挥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