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马经理
联系电话:13661485958
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场中路629号
分子式: C₆H₁₇N₃
结构简式:
H₂N—CH₂—CH₂—CH₂—NH—CH₂—CH₂—CH₂—NH₂
(或写作 H₂N(CH₂)₃NH(CH₂)₃NH₂)
结构图示:
H₂N-CH₂-CH₂-CH₂-NH-CH₂-CH₂-CH₂-NH₂ 伯胺基 仲胺基 伯胺基
CAS号: 27617-46-1
位置 | 官能团类型 | 化学性质 |
---|---|---|
两端基团 | 伯胺(-NH₂) | 高反应活性:可参与酰化、烷基化、与金属离子螯合 |
中间基团 | 仲胺(-NH-) | 弱碱性:可质子化形成阳离子(如吸附于矿物表面),或作为亲核试剂参与反应 |
烷基链 | 丙基(-CH₂-₃) | 提供柔性与适度疏水性,增强分子在界面吸附能力 |
参数 | 数值 |
---|---|
分子量 | 131.22 g/mol |
外观 | 无色至淡黄色粘稠液体 |
密度 | ~0.92 g/cm³ (20°C) |
沸点 | 245–250°C(常压) |
水溶性 | 完全混溶(强亲水性) |
pKa值 | pKa₁≈10.5, pKa₂≈9.8, pKa₃≈8.5(25°C,三级胺逐级电离) |
粘度 | 约 15–20 mPa·s (25°C) |
DPTA属于 C₃-间隔型线性三胺,需注意与以下多胺区分:
多胺名称 | 结构式 | 差异点 |
---|---|---|
二乙烯三胺 (DETA) | H₂N-CH₂-CH₂-NH-CH₂-CH₂-NH₂ | 含C₂间隔(乙基),沸点更低(207°C) |
三丙烯四胺 (TAPA) | H₂N(CH₂)₃NH(CH₂)₃NH(CH₂)₃NH₂ | 比DPTA多一个丙胺单元(四胺) |
三乙烯四胺 (TETA) | H₂N(CH₂)₂NH(CH₂)₂NH(CH₂)₂NH₂ | 含C₂间隔,含四个氮原子 |
注: "丙烯"在传统命名中常指丙基链(-CH₂CH₂CH₂-),而非含双键的烯烃,此为历史命名惯例。
基于其多螯合位点与表面活性,DPTA主要用于:
螯合剂:
结合重金属离子(Cu²⁺, Ni²⁺, Zn²⁺),用于电镀液稳定剂、废水处理。
环氧树脂固化剂:
作为中低温固化剂,赋予涂层高韧性与耐化学性。
矿物浮选助剂:
通过伯/仲胺基吸附在硅酸盐矿物表面,增强捕收剂(如脂肪酸)的协同效应。
油气缓蚀剂:
在酸性环境中吸附于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
储存: 需密封避光(防氧化变黄),充氮保护。
毒性: LD₅₀(大鼠口服)≈ 1-2 g/kg,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操作时需佩戴防护装备。
纯化: 工业品常含单胺、二胺杂质,可通过减压蒸馏提纯。
二丙烯三胺(DPTA)是一种两端为伯胺基、中间含仲胺基的线性C₃-三胺,其结构优势在于:
✅ 多配位点:三重氮原子提供强螯合能力
✅ 柔性链:丙基间隔增强界面吸附适应性
✅ 宽pH活性:伯/仲胺基在不同pH下可质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