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联系方式

联系人:马经理

联系电话:13661485958 

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场中路629号

产品知识

N,N-二(3-氨基丙基)十二烷基胺(Y12D)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 D1021 )在杀菌消毒方面的对比

时间:2025-06-19    阅读:
N,N-二(3-氨基丙基)十二烷基胺(常简称为Y12DDiamine)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常简称为DDACD1021, 或 Didec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在杀菌消毒方面的对比,这里为您详细分析:

1. 化学结构、类型与作用机制

  • Y12D:

    • 类型: 脂肪族二胺(双烷基丙二胺)。结构中包含一个长链烷基(十二烷基)两个带伯氨基的丙基(-CH2CH2CH2NH2)

    • 作用机制:

      • 强吸附性: 阳离子伯胺基团(-NH3⁺)使其带正电,能强力吸附到带负电的微生物细胞表面(细菌、真菌、藻类、部分病毒)。

      • 膜渗透与破坏: 其疏水性的十二烷基链能插入并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壁的脂质结构,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 细胞内作用: 能渗透进入细胞内部,与蛋白质、酶、核酸等重要生命物质结合或使其变性失活。

      • 螯合作用: 伯胺基团对金属离子有螯合能力,可能剥夺微生物必需的金属离子或干扰依赖金属离子的酶系统。

    • 特点: 具有表面活性缓蚀性,pH适用范围较广(尤其在碱性条件下效果更佳)。

  • DDAC:

    • 类型: 双链季铵盐(双癸基季铵盐)。结构中包含两个长链烷基(癸基)和一个带永久正电荷的季铵氮(N⁺),氯离子(Cl⁻)作为平衡离子。

    • 作用机制:

      • 静电吸附: 永久正电荷的季铵基团强力吸附到带负电的微生物细胞表面。

      • 膜溶解与破坏: 两个疏水的癸基链深度插入并溶解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壁的脂质双分子层,导致细胞内容物泄漏。

      • 酶失活: 与带负电的酶蛋白结合,使其变性失活。

      • 蛋白质变性: 使微生物蛋白质凝聚变性。

    • 特点: 是最常用、效果最突出的季铵盐类消毒剂之一,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润湿、渗透、铺展能力强)、低毒(相对)、低刺激性气味良好的稳定性残留活性

2. 杀菌谱与效力对比

  • 广谱性: 两者都是广谱杀菌剂。

  • 细菌: 两者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都非常好。对革兰氏阴性菌

    • DDAC: 效果优于单链季铵盐,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效果良好,是双链季铵盐的优势所在。

    • Y12D: 效果也很好,尤其在高浓度或合适条件下。但在某些情况下,对部分带强外膜的革兰氏阴性菌(如绿脓杆菌),DDAC的双链结构可能显示出稍强的穿透破坏能力

  • 真菌(霉菌、酵母菌):

    • DDAC: 对霉菌和酵母菌有非常强效的杀灭作用,是其核心优势之一。

    • Y12D: 对真菌也有效,但通常认为DDAC在抗真菌方面表现更优、更可靠

  • 藻类:

    • DDAC: 强效的杀藻剂。

    • Y12D: 也有效,常被用于水处理中的杀藻控制。

  • 病毒(包膜病毒):

    • 两者对有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疱疹病毒等)都有效。作用机制都是破坏病毒的脂质包膜。

    • 效果都较好,差异不太显著。

  • 病毒(非包膜病毒)与芽孢:

    • 两者对非包膜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和细菌芽孢效果有限或无效。这不是它们的主要应用方向。

  • 生物膜:

    • Y12D: 由于其结构特点(二胺,更强的渗透性),在穿透和抑制生物膜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 DDAC: 也有一定的抗生物膜能力,但不如专门设计的生物膜清除剂或某些氧化剂(如过氧乙酸)。双链结构有助于破坏生物膜基质。

3. 性能特点对比

  • 表面活性与渗透性:

    • DDAC: 双链结构赋予其极强的表面活性、润湿性、渗透性和铺展能力。这使得它能更快、更均匀地覆盖被处理表面,并渗透到缝隙或有机物下,接触微生物。这是其高效性的重要基础。

    • Y12D: 也有表面活性,但润湿渗透能力通常弱于DDAC。其优势在于更强的吸附性(两个伯胺基)和潜在的穿透生物膜能力

  • 抗有机物干扰能力:

    • DDAC: 双链季铵盐的抗有机物(如血清、粪便、泥土)干扰能力显著优于单链季铵盐,但仍会受到高浓度有机物的影响而降低效力。

    • Y12D: 其抗有机物干扰能力普遍认为优于DDAC。其结构(二胺)使其在有机物存在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活性。

  • 抗硬水能力:

    • DDAC: 双链季铵盐的抗硬水(钙镁离子)能力很强,不易被多价阳离子沉淀失活。

    • Y12D: 伯胺基团对多价阳离子(如Ca²⁺, Mg²⁺, Fe²⁺/³⁺)更敏感,抗硬水能力弱于DDAC,在高硬度水中效果可能下降。

  • 残留活性:

    • DDAC: 具有优异的残留活性。在表面处理后,能形成一层抗菌膜,提供持续的抑菌作用。这是其在环境表面消毒中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 Y12D: 也有一定的残留活性,但通常不如DDAC持久和稳定

  • 相容性与配伍性:

    • DDAC: 应用极其广泛,与很多其他消毒成分(如醇类、双胍类、某些氧化剂在合适条件下)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协同增效作用。配方灵活度高。

    • Y12D: 常与其他杀菌剂(如季铵盐、戊二醛、异噻唑啉酮)复配使用,起到增效作用(特别是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生物膜)。其伯胺基团也使其能与一些金属离子鳌合或与某些聚合物反应,配伍时需注意。

  • 腐蚀性:

    • DDAC: 对大多数金属(如不锈钢、铝)腐蚀性很低。对软金属(如铜、锌)可能有轻微腐蚀。

    • Y12D: 其伯胺基团具有一定的缓蚀性能,尤其对黑色金属(铁、钢),腐蚀性通常低于DDAC

  • 毒性与环境:

    • DDAC: 对哺乳动物急性口服毒性低毒(LD50较高),但对水生生物(鱼类、藻类、甲壳类)毒性较高,是其主要的环境顾虑点。生物降解性相对较慢。

    • Y12D: 急性毒性也属于低毒范围。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通常低于DDAC(但仍需谨慎处理),且生物降解性通常优于DDAC

  • 气味与刺激性:

    • DDAC: 气味温和(典型的胺味),对皮肤和粘膜有低刺激性

    • Y12D: 可能有更明显的胺味,皮肤刺激性可能略高于DDAC

4. 主要应用领域

  • DDAC:

    • 核心领域: 环境表面消毒(医院、诊所、学校、公共场所、食品加工厂、家庭)、硬表面清洁消毒

    • 重要领域: 工业水处理(冷却水、造纸水)中的杀菌灭藻粘泥控制、油田回注水杀菌、游泳池杀菌灭藻、木材防腐农业(温室、器械、种子处理)、纺织品抗菌整理个人护理品防腐(浓度很低)、家庭/工业消毒湿巾

  • Y12D:

    • 核心领域: 工业水处理(冷却塔、造纸厂、金属加工液、油田)中的杀菌、灭藻、粘泥控制(尤其强调其抗生物膜和抗有机物能力)。

    • 重要领域: 作为增效剂或主剂用于油田(钻井液、回注水、压裂液)防腐杀菌、金属加工液防腐、油漆涂料罐内防腐、造纸过程防腐、洗涤剂中的消毒组分(较少见)、禽畜养殖场消毒(环境、器械)。

总结对比表

特性 N,N-二(3-氨基丙基)十二烷基胺 (Y12D) 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 (DDAC/D1021)
类型 脂肪族二胺 (双烷基丙二胺) 双链季铵盐 (QAC)
主要机制 吸附、膜破坏/渗透、胞内作用、螯合 吸附、膜溶解破坏、酶失活、蛋白变性
杀菌效力    
* 革兰氏阳性菌 优异 优异
* 革兰氏阴性菌 良好 (很好) 优异 (强于单链QAC和多数Y12D)
* 真菌 有效 强效 (核心优势)
* 藻类 有效 强效
* 包膜病毒 有效 有效
* 非包膜病毒/芽孢 弱/无效 弱/无效
* 生物膜 较好 (潜在优势,渗透性强) 有一定效果
表面活性/渗透性 良好 优异 (核心优势,润湿铺展渗透能力强)
抗有机物干扰 优异 (核心优势) 良好 (强于单链QAC,但弱于Y12D)
抗硬水能力 较弱 (易受Ca²⁺/Mg²⁺/Fe³⁺影响) 优异 (核心优势)
残留活性 良好 优异 (核心优势,长效抑菌)
腐蚀性  (对黑色金属有缓蚀性) 低 (对软金属有轻微腐蚀)
毒性(哺乳动物) 低毒 低毒
毒性(水生生物) 较低 (但仍需谨慎) 较高 (主要环境顾虑)
生物降解性 较好 较慢
气味/刺激性 气味较明显,皮肤刺激性可能略高 气味温和,低刺激性
主要应用 工业水处理 (杀菌灭藻粘泥控制、抗生物膜)、油田、金属加工液、造纸、防腐增效 环境表面消毒 (核心)、硬表面清洁、工业水处理、游泳池、木材防腐、农业、纺织、个人护理防腐、消毒湿巾

结论与选择建议

  1. 环境表面消毒 (首选 DDAC): 如果您需要高效、广谱(尤其抗真菌)、低腐蚀、低气味刺激、具有优异残留活性的消毒剂用于医院、公共场所、家庭等环境表面和硬表面的日常消毒DDAC (或含DDAC的复配产品) 是更主流和可靠的选择。其出色的表面活性和渗透性确保消毒效果。

  2. 工业水处理/油田 (视需求而定,两者均重要):

    • 强调抗有机物干扰、抗生物膜、缓蚀性: 优先考虑 Y12D。它在高有机物负荷、存在生物膜风险的系统(如冷却塔、造纸白水、油田回注水)中表现更稳定,且对系统金属腐蚀性低。

    • 强调广谱高效性(尤其抗真菌藻类)、抗硬水性、长效性: 优先考虑 DDAC。它对藻类和真菌的强力杀灭、在硬水中的稳定性以及残留活性是其在水处理中的巨大优势。

    • 常见方案: 两者复配使用非常普遍,利用Y12D的抗有机物/抗生物膜能力和DDAC的强效杀灭/残留活性,实现协同增效,扩大杀菌谱,克服各自弱点。也常与氧化剂(如溴硝醇、异噻唑啉酮)、非氧化剂(如DBNPA)等复配。

  3. 其他领域: 在油田(钻井液、压裂液)、金属加工液防腐等领域,Y12D作为主剂或增效剂应用广泛。在木材防腐、农业、纺织整理、湿巾等领域,DDAC应用更成熟。

总之,DDAC在环境表面消毒领域具有不可撼动的优势地位,是“消毒”的代名词之一。Y12D则在工业水处理(尤其挑战性环境)和油田等特定工业领域展现其独特的价值,特别是在对抗有机物和生物膜方面。两者都是重要的杀菌消毒化学品,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目标微生物、环境条件(有机物、硬度)和性能侧重点。复配使用是发挥两者优势的常用策略。

TOP
友情链接: 张家港鑫丰炉业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博昀新材料有限公司 奥斯佳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